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
当兵的也不例外。 尤其是如诗年华的年轻当兵的,
谁不希望潇潇洒洒,
风度翩翩,处事得体,谈吐自如,受人称道呢?
爱美,追求美,无可厚非。
但怎样才算美,如何追求,却很值得研究。
在军营里,大多数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是正确的,
但在极少数人身上,
也有―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。
比如,有的把军容不整视为一种“风度”;
有的把自由散漫、不拘小节看成是一种“洒脱”;
有的把大手大脚、挥霍铺张当作是一种“大方”;
还有的人工作不思进取,甚至消极懈怠,
对积极工作、思想进步的同志说风凉话,
认为这也是一种与众不同,如此等等。
这一切不是“美”,而是失去了纪律约束的丑,
是与部队条令条例相悖、与部队建设相悖的丑。
这些现象的存在,于当兵的本人,于集体,
于部队建设有百害而无一利。以丑为美,
还执意追求,其中反映出了一些同志思想认识上的偏差,
也反映出了管理教育和引导的不足。
有位战士这样对我说:
“一身绿军装,一个短平头,一双解放鞋,风里来,雨里去,
与枪炮为伴,与泥土为伍,精疲力尽之后,还要站如松,坐如钟。
我不明白,这一切有什么美可言。”
可谓一语道破,不知道当兵的“美”的内涵,
不懂得怎样才叫做美,
这正是一些同志以丑为美、
甚至片面地错误地追求所谓“洒脱”的原因。
泰山多雄壮之美,
华岳多险峻之美,
南国多灵秀之美,
北疆多浑厚之美,
无论雄壮、险峻,还是灵秀、浑厚,都是自然之美,
也都是富有自身特点、
富有生机与个性的毫无矫柔造作的美。
当兵的一身齐整的军装,
一幅平舒的“短寸”,
展现山军旅骄子的阳刚之美;
一个漂亮的“卧倒”,一次迅捷的“匍匐”,
让人们看到了精干利落之美;
面对艰苦不言愁,
那是乐观向上之美;
面对持械歹徒毫无惧色,
那是勇敢无义之美;
人民受灾慷慨解囊,那是胸怀博大之美;
卧雪踏冰毫无怨言,那是坚忍之美;
骤变突临毫不慌乱,那是沉着之美;
流血流汗咬牙挺住,那是刚毅之美;
粗茶淡饭笑谈人生,那是质朴之美。
当兵的的美,无时不在,无处不有,
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它,把握它。
与地方相比,当兵的的生活也许清贫了些,
但是有谁能说雪山草地红军嚼草根的清贫不之一种悲壮呢?
有谁能说志愿军在上甘岭的艰苦卓绝不是一种壮美呢?
队列训练比不了灯红酒绿之七彩,
但又有谁能说国庆阅兵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不是一种时代的强音呢?
不能否认,秀发飘逸,轻歌曼舞是一种美,
也不可否认,花前月下,漫步林葫,是一种风景;
但这一切丝毫不能冲淡当兵的之美,相反,在它们的反衬之下,
当兵的之美会更加光彩夺目.
当兵的的美,是整齐划一,是步调一致,
是蓬勃向上,是坚韧不拔,是襟怀坦白,是无私奉献。
作为当兵的,应当这样去追求美,
一言一行都应置于军队铁的纪律的制约之下,
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到对自身形象、对部队声誉、
对部队建设是否有益。如果你做的事情不受人欢迎,
甚至让人们说出“这哪儿还像当兵的”,
那么,你无疑成了革命当兵的光荣形象的损害者,
当兵的之美也便无从谈起了。